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人口老齡化是中國經濟最大的威脅

2023年1月18日

中國人口數量自1961年來首次出現下降。柏林《日報》發表文章認為,人口變化長期而言是中國崛起最大的威脅。《新蘇黎世報》文章認為,去年增長乏力的中國經濟今年的復甦也會較為緩慢。

https://p.dw.com/p/4MOAD
人口學家易富賢的研究顯示,中國人口從2018年起就開始減少,老齡化加劇
人口學家易富賢的研究顯示,中國人口從2018年起就開始減少,老齡化加劇圖片來源: Johannes Eisele/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1月17日公佈的數字,中國去年的GDP增長為3%,人口數量較前年減少85萬。柏林《日報》文章寫道,去年的GDP增長沒有達到5.5%的既定目標只會讓當權者短期內感到頭痛,因為預計未來幾個月裡經濟就會逐步恢復,但是,人口減少卻是一個長期令人頭痛的問題。文章寫道:"自上個世紀60年代初的大飢荒以來,中國去年的人口首次較前一年出現萎縮,減少了足足85萬。中國當局原本預計轉折點要到本世紀20年代末才會出現。但出生率卻繼續下降,每千人一年6.77個新生兒的比例為有史以來最低,死亡率卻高達7.37。"

文章指出,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人口學家易富賢的研究顯示,政府的數據其實經過了美化,實際的人口變化更大。他的計算表明,中國人口從2018年起就開始減少,前景比預期更為黯淡。

"遙遠的歐洲也會感到這一變化的影響",文章寫道,"比如,如果中國的生產行業因勞動力缺乏而減產,那麼全球商品價格就會提高,從而進一步推動通膨"。然而,更主要的問題是,"人口老齡化是對中國經濟崛起構成最大威脅,遠遠超過房地產危機或與美國的貿易戰。隨著養老金領取者增加、工人減少,生產力將不可避免地下降。同樣不容忽視的是,低出生率會導致大學關閉,進入勞動力市場的人才減少,創新受到影響。"

作者指出,要想讓中國女性多生孩子,必須減少校內的壓力、擴大幼兒園等基礎設施,房價也必須讓人支付得起。"但是,易富賢的判斷很明確:這位科學家認為,人口萎縮是'不可逆轉'的。"

私人消費預計將迅速恢復

《新蘇黎世報》關注了中國經濟去年增長乏力的原因以及未來的增長趨勢。

摩根大通估計,中國人在新冠大流行三年裡額外節省了8250億美元
摩根大通估計,中國人在新冠大流行三年裡額外節省了8250億美元圖片來源: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文章寫道:"去年中國的經濟增長就該國的情況而言較低的原因是政府針對大流行病的清零政策。特別是在第二季度以及10月至12月期間,當局多次對大城市進行封鎖,比如經濟大都市上海,從而使經濟癱瘓。工廠不得不暫時關閉,餐館和商店關門。清零政策尤其對私人消費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去年,零售業的銷售額同比縮減了0.2%,飯店和餐飲業的營業額下降6.3%。私人消費危機也反映在勞動力市場的統計中。12月,16至24歲的中國人中失業率高達16.7%。"

作者指出,分析人士預計,在退出清零政策後,私人消費將迅速恢復。"根據投資銀行摩根大通的計算,中國人在大流行三年裡額外節省了8250億美元。在未來幾個月裡,至少其中一部分可能會流向消費......北京的觀察家們認為,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將再次定到5%左右,這一數字也是私人分析家們的預期。"

不過,文章寫道,"即使中國政府明確承諾今年遵循經濟增長政策,清零政策也已經成為過去,但今年的復甦可能還是緩慢。中國正受到歐洲和美國的牽連,這些國家今年的增長可能會很弱。這反過來又將導致對中國商品的需求萎縮。"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