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天子之宝从柏林来到波恩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11月20日

台湾故宫博物院的艺术珍宝继到美国和法国之后,首次来到德国展出。今年7月至10月首先在柏林老博物馆亮相,从11月21日至明年2月15日在波恩联邦艺术展览馆与观众见面。在德国新、老首都展出的故宫珍品达四百件至多,成为德国今年的一大文化盛事。

https://p.dw.com/p/4M48
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德国“天子之宝”展览上展出的南宋皇帝宋宁宗的画像图像来源: AP

从萌发在德国举办台湾故宫博物院艺术品展览的想法到展览终于与德国观众见面,一共经历了30年的时间,而筹备和落实展览则花费了10年的时间。展览策划人陶文淑女士于70年代在台湾故宫博物院从事研究工作多年,而在德国攻读了博士学位的前故宫博物院蒋孝仪院长,向她表达了希望将一些收藏送到德国展览的想法。1993年秦院长正式提出在统一德国的新老首都柏林和波恩共同举办故宫文物展的想法。

为了确保展览后,这些珍品能够完璧归赵,重返台湾故宫博物院,联邦政府为名为“天子之宝”的展览提供了无限国家担保,联邦议院还在两年的时间内特别通过了一项“安全归还文物”的法律条款。

展览包括中华五千年文化几乎各个时期的艺术品,从新石器时代直至20世纪初,包括青铜器、玉器、瓷器、漆器、文人画、宫廷画、书法等等。出于对绘画及丝制品保护的需要,这些展品每次展出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因此柏林和波恩的展览略有不同。台湾故宫博物院院长杜正胜介绍说:

“故宫展品全部超过65万件。这一次到德国两个地方,每一地展出三百多件,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比如,商代晚期的铜鼎,帝王画像,柏林展出了宋宁宗画像,而波恩则展出的是宋太祖的画像。书法也很精彩,在波恩有米芾、朱熹,在柏林有苏东坡的书法。”

艺术史学家出身的展览策划人陶文淑女士在筹划展览时的一个重要想法是:把人的关系放在中间,可以让德国观众更容易了解中国的文化艺术特色。展出的许多文物都展现了人的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此外,教育也是展览的一个重点,中国皇帝认为自己代表教育的最高的标准,他们保护收藏先人的文物是为了将来的社会。这种保护传统的想法是一个很重要的特色。这也给现代的西洋社会一个重要的启发。

“天子之宝”展览得以在欧洲大国德国举办,在台湾政坛被看作是外交努力的一大成功。但德国策划人认为,通过这个展览让德国人、中国人和台湾人相互了解得更深,这是一项文化活动。在很多事情上,远东国家和西欧国家的交流因为语言不通,互不了解。但通过眼睛却能了解的更深入。所以,“艺术不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国家都是具有代表性的”。

陶文淑女士还透露了一个台湾故宫博物院文物珍品之所以能够与德国观众见面的秘密。作为交换,普鲁士基金会将于明年5月在台湾故宫博物院举办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展,展品主要包括绘画和手工艺品。

“天子之宝”展览在柏林吸引了11万观众,展览策划人陶文淑女士则希望波恩的展览能够吸引两倍于此的人数,因为“柏林虽然是首都,但那边人口没有这么多。而在莱茵河地区人口非常密集,同时也是工业区,靠近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也可以到波恩来看展览。”